医学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
医学科研通常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应用研究)、调查研究,相对应的科研论文(论著)分别称之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调查研究,这三类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文题、作者及单位(附作者简介)、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前言(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
1 文题
文题是论文题目的简称,是对论文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提纲的提纲。
文题要科学、准确、简炼、具体。命名文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1 文题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鲜明具体,准确得体。
1.2 文题忌冗长繁琐,一般在20字以内,最多不超过30字。
1.3 为使论文更简炼,一般不设副标题,更不能用肩题。
1.4 文题要如实反映出文稿的性质,突出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主要观测项目及主要结果。
1.5 文题可用被惯用的缩略词和代号,但原词和缩略词不宜同时出现。不宜用尚未约定俗成的缩略词或缩略语。
1.6 尽量不用“……的观察”、“……的研究”等非特定意义的词。
1.7 文题中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
文题一般不用否定形式。不宜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藻和任何形式的修辞手法,以免影响科学性和准确性的表达。
论文是科研课题的要注明课题来源及课题编号。举例格式如下:
[基金项目] 山东省科技厅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2-028)
2 作者署名及单位
2.1 作者署名意味着负法律责任、科学和道义上的责任,并受法律的保护,同时便于读者同作者的联系。
2.2 作者署名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凡署名作者应该是文稿内容或至少是部分内容的创意者;作者应参与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具体工作,并对课题负有一定责任;作者应参与论文的讨论、撰写和定稿工作;应对论文阐述的内容有答辩能力。
学报作者署名形式作者姓名在上,单位在下,作者分属不同单位时可用序号以示区分。第一作者单位后要标出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不同作者单位之间以分号(;)隔开。
标著作者简介:主要介绍项目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地、毕业学校、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2.6 注意事项 ①集体完成的科研课题宜集体暑名,撰写的论文不宜个人暑名,同样,个人完成的成果不必集体暑名。②分课题论文由分课题的主要完成者组织撰写并暑名。③只参加部分具体工作,又不了解科研具体内容的人不宜成为作者,如辅助性工作人员。④对在科研中或论文撰写中做过辅助性工作,并支附报酬的人不宜暑名。⑤一般论文暑名不宜超过5~6人。⑥暑名不论长幼、资历深浅,也不看学历高低,而应根据在研究中所起作用大小和所负责任大小来决定。⑦ 投稿前应征得所有作者的同意,以便共同负责任。⑧暑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多不用笔名或化名。
3 摘要
概念GB6447-86中: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扼要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略陈述,无论作者是谁,对此均不应有所不同,并且应提供与正文同等量的信息。
3.1 摘要的设立是为了便于文摘杂志转载或为文摘杂志和索引杂志二次出版物提供直接的信息,便于计算机的检索。
3.2 摘要的结构和内容 摘要应语言连贯,结构严密,字字句句提供信息,能够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完整的摘要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3.4 写作注意事项 ①摘要位于论文的前导位置,通常在论文写成后进行,以利于进一步提炼论文的科学思想。②必须用第三人称,勿用第一、二人称,这是由摘要的含义和本身的特有功能决定的。另外可供情报人员使用或被转载。③连续写成不分段落。④名词术语规范化,尽可能用专业术语,避免用文学性、修辞性、政治性术语。⑤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不用非公认的符号,不引用文献。⑥避免与标题和前言在用词上的明显重复。⑦切忌罗列正文段落标题代替摘要。⑧一般字数在300字左右。⑨排除常识性内容,着重写创新内容与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3.5 英文摘要
学报中重要的论著附有的英文摘要,目的是为编制检索系统,以便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3.5.1 一般写作要求
3.5.1 英文摘要宜简炼、完整、具体。
3.5.2 通常是中文摘要的译文,但必须有头有尾,独立成文,必须符合英文语法结构。
3.5.3 必须符合英文的习惯规则。
3.5.4 通常亦用第三人称,多用过去时态,而介绍性的句子和结论性的句子多采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态。
3.5.5 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顺序一致,一般不用缩写,多用原词,中文关键词有几个英译名时必须用MeSH词表上的规范词。
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①姓在前,名在后。②姓和名分别拼写,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名字之间用连字符,复姓之间不用连字符。如:WANGXiao-hui(王晓辉,WangXH);OOYANGZhong-shi(欧阳中石,OUYANGZS)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用以表达文献主要内容的并经规范化的词、词组或短语。
4.1 意义
4.1.1 用于检索。
4.1.2 便于读者查找相关文献、满足读者需要。
4.2 特点
4.2.1 反映文稿主要内容。
4.2.2 关键词在文中出现频率高(次数多),据统计在文题中的出现率达85%,在摘要中达90%,部分从正文中选取。
4.2.3 体现文稿种类、目的、措施等。
4.3 关键词的选取
首先进行粗选,然后核查《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进行规范化。选取数量多少应根据论文及范围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3~8个。
中国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通常由编辑部责任编辑负责标著,若作者能够查到分类号可以直接标出。
5 前言
又叫序言或引言,是论文的开头(即开场白)以引导读者去阅读正文,引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此,必须把握住前言的特点、方法和要求。
5.1 内容 ①阐明研究的主题、研究目的、历史及现状,希望解决的问题有何学术意义或临床意义等。②扼要指出科研的理论依据和实验设备基础,预期目标,在某学科领域的地位等。
5.2 注意问题 ①避免冗长地综述国内外文献,写成综述式前言。②对该研究的历史应有系统掌握,抓住重点简略写,切不可泛泛叙述。文字过多易冲淡主题,让人有喧宾夺主之感。③对“首次报道”、“国内首创”、“填补空白”等提法宜慎重,要有可靠的资料和证据,最好补有检索证明。
写作要求
重点要突出,要言简意明,阐明内容要一语道破,不宜拐弯摸脚,对教科书上的一般常识不必过多赘述,重点写理由、目的和背景。
5.3.2 评价要客观:前言中论及自己的工作时宜实事求是,对别人的工作宜有客观评价,不可蓄意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5.3.3 少用套话:前言中尽可能少用“才疏学浅,水平有限”、“疏漏谬误之处恳请指教”等套话。
5.3.4 不要与摘要雷同,如前言雷同于摘要或变成摘要的注释让人有词穷意尽之感。
5.3.5 字数一般在200~300字为宜。
6 材料与方法
6.1 材料
材料是指科研中使用的器械、药品以及调查研究中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
6.1.1 材料的作用
6.1.1.1 材料是形成论点的基础和依据,丰富的材料可以丰富文稿内容,提高论文的说明力。
6.1.1.2 材料是论文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6.1.1.3 广泛阅读参考材料,可提高写作预见性,有助于开阔思路,扩大视野,以吸取经验,避免重复,同时提高作者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6.1.2 材料来源 ①临床工作记录。②医院经常性的统计报表。③调查所获资料、科研所得资料等。④研究过程使用的仪器、设备、药品、试剂。
6.1.3 对材料的要求 ①真实性;②准确性;③科学性。
6.1.4 材料内容 包括观察对象、药品与试剂、仪器等。
6.2 方法
方法是介绍科研过程或新手段的具体实施步骤,若采用前人方法只说明来源即可,可引文献。改进的方法需详细说明改进的部分及环节,创新的方法需详细叙述全部过程,使读者能够重复验证。
7 结果
结果是论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读者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部分,它反映了文稿水平的高低及价值所在。
7.1 结果的内容
7.1.1 科研中得到的预期结果、相反结果和意外的结果等。
7.1.2 实验观察的各种现象、临床疗效差异、实测数据或调查数据、统计数据。
7.1.3 实验中描记的各种图像、图片等。
7.2 结果的表达
7.2.1 表格
①制表必须采用统计学制表原则,三线表。删去斜线、多余竖线和边线。
②表格应重点突出、内容精炼、栏目清楚、数据准确。
③表内数据必须与正文一致,同一项目保留小数位数应一致,同一栏目内计量单位要统一。
④表的内容不宜与正文内容重复,能用文字简单表达者不用表格。
⑤表内以数据为主,少用文字,可用统计学缩略语。
⑥表不设备注项,必要时用*、△加以标注。
⑦表应有表题和表序(阿拉伯数字),仅1个表时仍叫表1。
⑧同一项目中应标出使用的单位。
⑨在文中位置:文中出现“……结果见表×”其后或在相应一段文字之后接表格。
⑩表内一般不留空白项,“-”代表无数字或未测到结果(有时代表阴性),“…”代表未取得数据或未测,“0”表明实测数据为0。

表2 A,B两组高血压病人用××药物治疗前后
收缩压的变化(x±s,p/kPa)
——————————————————————————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
A组 45 17.34±2.12 11.64±1.32<0.01
B组 40 16.42±1.92 15.56±2.32>0.05
P值 - >0.05 <0.01 -
——————————————————————————
表3 图表中常用量的符号、单位及应用
7.2.2 图
图有主题明显、直观真实、重点突出等优点。主要有线条图、坐标图、描记图和照片等,在文中统统称之为图。
①图应按在文中出现先后统一编号,长/宽比=0.618较美观(黄金分割)。
②图片黑白分明,反差适度。
③图不宜与表重复。
④设计力求准确、美观、线条粗细要均匀。
⑤图中重点指示部分可用箭头指出。
⑥图中出现的数字、汉字应剪贴植字。
⑦图要有图题、图序。
7.2.3 文字表达
①文字叙述结果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定性结果最常用)。
②定量者说明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P<0.01,P>0.05)。
③不宜引用参考文献
8 讨论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根据科研结果充分发挥自己见解的部分,也是把实验结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上进行认识的过程。
8.1 讨论的内容
8.1.1 把科研的结果进行理论阐述,分析、比较、明确这一结果的必然性,并用已有的理论加以解释。也可用各种新的学说进行讨论,但切忌以假设论证假设,这种循环推理是不科学的。
8.1.2 科研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价值大小,在哪些领域更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1.3 国内外同类科研问题进展状况如何,本结果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居于什么位置,存在哪些差距,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并提出改进的途径或建议。
8.1.4 科研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原因如何,实验应如何改进,重点应改进哪些方面等等。
8.2 讨论的依据
讨论中引用文献,一定要引用科学的材料、方法、结果,在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推理过程中,必须依据公认的科学理论,否则用不成熟的理论或假设作为依据,论证的结论也是违科学的,从而影响论文的质量。
8.3 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8.3.1 讨论不宜写成文献综述或过多重复叙述结果。
8.3.2 不宜报喜不报忧,隐瞒观点,循环推理,或以假设论证假设。
8.3.3 避免与本研究无关的内容或重复前言或结果中已叙述过的内容。
8.3.4 密切联系科研的目的、结果与结论,注意论证方式前后呼应,避免推理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以及本资料不能得出的结论。
8.3.5 为充分说明问题可以引用文献,但不可摘抄资料,尽可能将资料内容进行抽象概括。
8.3.6 讨论最好分层次撰写,每一层次集中一个论点,不宜把多个论题交合在一起以影响论文的条理性。
9 结论
即小结是在科研结果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的结果,结论不是正文各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作者在认识上的升华。
9.1 内容
9.1.1 重点指出科研结果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规律,解决了哪些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
9.1.2 研究存在的不足、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需要的设备等。
9.2 目的和作用
9.2.1 便于读者回顾论文内容,加深认识。
9.2.2 便于读者记录。
9.2.3 便于编制索引。
9.3 表达
9.3.1 文字要简短、精炼、鲜明具体,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在肯定或否定某一论点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可能”等一类词。
9.3.2 内容较少、多不分段叙述。
9.3.3 若科研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则不必写结论。
10 致谢
10.1 对象和范围
10.1.1 对科研或考察过程做出某种特殊贡献的人。
10.1.2 协助或指导本研究工作的实验人员。
10.1.3 对论文选题、构思、撰写等过程给予指导或提出重要意见的人。
10.1.4 给予经费赞助的单位、团体和个人。
10.1.5 提供实验器材以及给予其它方便的人。
10.1.6提供某种信息,但又非论文作者,不对论文负责的人。
10.2 一般要求
10.2.1 对致谢对象要直呼直名或写尊称,并按贡献大小排列不分年龄大小及名位高低。
10.2.2 应征得致谢对象的同意。
10.2.3 言辞要真诚、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用简短语句说明致谢原因。注意:不宜为提高论文的身价牵强地将一些名人列为致谢对象中,不符合作者条件的人员,只能列入致谢中。
11 参考文献
11.1 意义
11.1.1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不仅表明论文引证的科学依据,而且提示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提高与创新,从而显示与前人研究的内在联系。
11.1.2 也为读者查找相应的具体资料提供线索。
11.1.3 体理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同时也是对前人的尊重。
11.2 原则
11.2.1 引用文献必须在广泛阅读前人文献基础上,精选重要的最新近的亲自阅读的与论文内容密切的文献,切忌照搬照抄他人作品上引用的文献。
11.2.2 教科书上众所周知的一般知识,陈旧的及内部资料(非正式出版物)不宜引用。
11.3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①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期刊论文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作者只罗列前三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等说明。②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可省略)。③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期刊论文→[J],报纸文章→[N],标准→[S],专利→[P]。④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⑤文献起止页码。
11.4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专著、论文集】
[序号] 主要责任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孙信孚.临床眼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67~169.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88~92.
【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序号] 钟文发.非线性规则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者.论文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码.例如:
肖承志, 戴益民, 余宏宇, 等. CD44v6及nm23H1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J]. 华人消化杂志,1998,6: 1036.
Semba K,Kamata N,Toyoshima, K,et al.A v-erbB-related protooncogene, C-erbB-2, is distinct from the c-erbB-1/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and is amplified in a human salivary gland adenocarcinoma[J]. Proc Natl AcadSci USA,1985,82: 6497.
11.5 参考文献在文中的标著位置
11.5.1 说出……报道[]标在姓名后,中国人姓名直接写出全名,不宜称王氏、赵氏等。
11.5.2 没有在正文中具体说明作者时,应在引用的主要内容末标出[]。一定按引用的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1,2][1~5]
11.6 注意事项
11.6.1 不宜间接引用,必须是亲自阅读、重要的、新近的文献。
11.6.2 规范按不同杂志要求。
11.6.3 重复用同一篇文献时,在引用处仍有原有序号,文末著录时不用“同上”,“ibid”等。
11.6.4 一般不引用综述、译文、文摘,国外医学××分册仍作为一本刊物引用。
11.6.5 引用的增刊在卷后标出,Supple或增刊。
11.6.6 西文作者名字应姓在前,名在后,名字用缩写。
11.6.7 外文刊名用标准缩写。
11.6.8 中文或日文刊名用全称。
投稿注意事项
1 作者应注意文责自负,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很强,编者、审者不可能对所有学科都精通,也不可能一一验证,因此,论文发表后产生的有益的或不良影响均应由作者负责,对科研资料数据应认真核实,达到胸有成竹,并注意保留科研的原始资料。
2 作者论文选题应密切注视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对有关技术设备的急需,这类课题由于针对实际问题易引起注意,论文即使存在某方面缺陷也极易刊登,另外在交叉学科上选题也容易出成绩。
3 撰写论文前必须注意专业的有关文献,避免重复。
4 完稿后必须用方格稿纸(非红色)认真誊抄,字迹工整,稿面清洁,不用繁体字,不规范简化字、错字,修改地方不宜圈划过多,否则应重抄,抄写应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夹杂的外文(应用铅笔标出大写、小写、上下角标、希文、罗文)。
5作者收到回执后要注意保存,有什么问题需查询时,需注明稿件编号,以利查找。
6 需自留底稿,以防稿件在邮寄过程中或处理中丢失,邮寄需挂号给编辑部,勿需给个人。
写作基本常识
1 文章层次用阿拉伯数字系统 1,1.1,1.1.1…
2 分数线一般用斜线表示,如:2/3。
数字增加和减少注意用词。文中数据小数点位数的保留要按照以下原则(举例保留一位小数):
①四舍六入:6.42→6.4;6.47→6.5
②五后不是0则进:6.451→6.5;6.752→6.8
③五后全是0,前位为奇数则进:6.3500→6.4;前位为偶数则舍:6.4500→6.4
4 表示肿瘤体积用3cm×5cm×6cm,不用3×5×6cm3,面积用3cm×4cm,不用3×4cm2。
5 论文一般不保留病人姓名,可用“患者”代替,亦可用“张某”代之,不用王××,李××。
6 病历住院号、门诊号、病理号、尸检号、X线号一律省略,但保留重要药物(过敏药物)的批号。
7 手术缝线可用10-0,4-0,不用“0000”,10/0或10个0表达。
4.8 引用病人照片宜把眼部用黑色遮盖,以免引起肖像纠纷,重点显示眼部者应征得病人同意。
9 外国人名只号姓,名字用缩写即可,中国人迳写全名。
10 Barbinslhk's征、Linger's液等的's宜删去。